参考《建设用砂》(GB/T14684-2011)
天然砂:
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成”改为“自然形成的”。原定义只考虑了水流形成的砂,而忽略了山砂等其他天然砂种的形成原因,现在天然砂的种类包含:河砂、湖砂、山砂、淡化海砂。
机制砂:
经除土处理,有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矿山尾矿和工业废渣颗粒,并删去人工砂和混合砂的定义,只保留机制砂的定义,并明确人工砂是机制砂的俗称。对机制砂定义进行了修改,增加了矿山尾矿和工业废渣颗粒。主要是近年来矿山尾矿和工业废渣颗粒越来越多的作为机制砂用于建设工程中,使用技术逐渐成熟。将矿山矿山尾矿和工业废渣作为机制砂应用,可减少其堆放占地和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政策,鼓励企业利用矿山尾矿和工业废渣,扩大了砂资源。
一、根据粒度和粒径划分的石子
矿山行业中说的石子粒径通常在5mm-31.5mm之间,其中:
5-1石子代表5-10mm碎石;
1-2石子代表10-20mm的碎石;
1-3石子代表16-31.5mm的碎石;
2-4石子代表二四分,标准为1/4-1/2英寸,表示10-15mm的碎石;
4-6石子代表四六分,标准为1/2-3/4英寸,表示15-20mm的碎石。
碎石的大小是不统一的,需要在使用振动筛进行筛选分级时一个范围,这个1-2、1-3、2-4就是指的这个范围,单位是公分,也就是厘米,如1-2是这批碎石中小的直径是1公分,大的直径是2公分,当然,这个范围指的是绝大多数,不代表全部。
二、根据粒度和粒径划分的砂子
参考我国建筑用砂标准:砂子指粒径小于5mm,也可以是经矿山机械加工而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建筑颗粒。砂子的粗细按细度模数分为4级:
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
中砂:细度模数为3.0-2.3,平均粒径为0.5-0.35mm。
细砂:细度模数为2.2-1.6,平均粒径为0.35-0.25mm。
特细砂:细度模数为1.5-0.7,平均粒径为0.25mm以下。
三、砂石料的其他规格标准
1. 针、片状颗粒
石料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颗粒(平均粒径指该粒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2.含泥量
石子中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含量。
3.泥块含量
碎石中原粒径大于4.75mm,经水浸洗、手捏后小于2.36mm颗粒含量。
4.石粉含量
石粉是指粒径小于0.075mm(75微米)的岩石颗粒。
5.坚固性
砂石尤其是石子在自然风化和其它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除了粒度和粒径规格外,各行业对砂石料的针片状颗粒、含泥量、泥块含量、石粉含量和坚固性也有相应的要求,在配置生产线时要提前明确要求,以免影响成品料的质量和销路。